色婷婷综合缴情综_中国女人大白屁股ass_性欧美videofree护士视频_无码不卡a片免费视频

機床網
裝夾困難、易變形,薄壁零件的這兩座“大山”怎么翻?
2024-05-30 15:20:43

針對大長徑比鈦合金薄壁零件的加工難點,以及傳統(tǒng)加工方法中的不足進行工藝分析,采用數控縱切加工減小零件切削抗力帶來的變形,設計送料工裝解決精車削外圓時的裝夾問題,設計校直工裝解決精車削后的變形問題。通過設備優(yōu)化、工藝方案改進、加工參數調整和變形校直等措施,摸索出一套合理的加工工藝流程并進行驗證,攻克了薄壁零件的加工難題。

01

序言

鈦合金材料因強度高、密度小、耐腐蝕、耐高溫和焊接性好等優(yōu)異性能,在航空航天領域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。鈦合金材料屬于典型的難加工材料,加工過程中導熱性較差,切削時黏度較大、彈性模量較小,零件容易產生較大變形、扭曲,加工精度難以保證。機械加工中,壁厚<1mm的為薄壁零件,長徑比>10的為細長軸零件,這類零件剛度差、裝夾困難,受切削力影響易發(fā)生加工變形[1]。

大長徑比鈦合金薄壁零件加工的主要難點是散熱差、剛度差及抗彎能力弱,加工過程中受切削力、切削熱等因素影響,容易產生彎曲、錐度缺陷及腰鼓形等問題。為此通過設備優(yōu)化、工藝方案改進、加工參數調整和變形校直等措施,來解決這些加工難題。

02

零件結構及加工要求

某零件材料為TC6-M鈦合金(雙重退火),零件尺寸如圖1所示,長徑比接近40,壁厚不足0.5mm,屬大長徑比薄壁結構。內孔φ(4.6±0.05)mm,總長(186±0.2)mm,表面粗糙度值Ra=3.2μm。大端外圓φ8圖片mm,尺寸嚴格;小端外圓φ5.4圖片mm,要求直線度0.1mm。

2.1 材料分析

TC6鈦合金是一種綜合性能良好的馬氏體型α-β兩相鈦合金。其名義成分為Ti-6Al-2.5Mo-1.5Cr-0.5Fe-0.3Si,具有較高的室溫強度,化學成分見表1[2],能在400℃以下長時間工作6000h以上和在450℃以下工作2000h。

表1 TC6鈦合金化學成分(質量分數) (%)

微信圖片_20240530151644.png

2.2 加工難點分析

零件結構簡單,尺寸精度要求高。夾緊力和徑向切削力易使零件產生變形,使得裝夾困難。鈦合金材料切削工藝性差,也增大了工藝方案的設計難度。

大長徑比零件加工通常采用卡盤夾緊和回轉頂尖頂緊的裝夾方式,一般加工中需要安裝跟刀架、中心架來平衡徑向切削力,減小加工時的工件變形[3]。圖1所示零件由于受外圓和長度尺寸限制,無法直接采用中心架、跟刀架進行裝夾,因此提高零件裝夾剛度、減小彎曲變形是保證零件加工尺寸精度的主要措施。

微信圖片_20240530151647.png

圖1 零件尺寸

03

加工工藝

3.1 工藝方案設計

1)零件在軸向預留10mm余量作為工藝附加量用于夾緊,減少夾緊力對零件夾持部位外圓尺寸精度的影響。

2)數控車削加工φ8mm外圓留余量0.2mm、φ5.4mm外圓留余量2mm,提高零件深孔鉆削工序裝夾剛度,車削后外圓作為深孔鉆削工序的定位基準。內孔采用高精度深孔鉆床PT2/750進行深孔鉆削,保證孔徑尺寸公差。

3)數控車削精車削外圓時,以內孔定位穿心軸,提高零件剛度,減小彎曲變形。該工序加工難度最大。

4)零件加工至最終壁厚時,為了減少切斷附加引起的變形,采用電火花加工中的線切割去除工藝附加量,鉗工加工R0.2mm圓角,并拋光端面和去掉電加工引起的電蝕層。

3.2 加工工藝流程

工藝流程:備料→數控車削→深孔鉆削→數控精車削→線切割→鉗工→超聲波清洗→熒光探傷→檢驗→防銹封存。

采用φ15mm×200mm鈦合金棒材,數控車床車削外圓至φ10mm×198mm,加工深孔鉆削定位基準,深孔鉆一次鉆削φ(4.6±0.05)mm孔,以內孔定位數控精車削外圓,最后采用線切割去除工藝附加量,鉗工去毛刺后清洗零件,進行檢驗交庫。

04

加工中存在的問題及分析

4.1 存在的問題

深孔鉆削后數控精車削外圓時,存在外圓尺寸超差和同軸度超差導致的穿透問題。

(1)精車削外圓方法一?、?工步:兩頂粗車削外圓,工藝參數為轉速n=800r/min,進給量f=0.14mm/r,去除余量0.2mm。②10工步:采用一夾一頂方式(自制堵頭),工藝參數為粗車削轉速n=800r/min,進給量f=0.14mm/r,切削至φ5.56mm,去除余量2mm;精車削轉速n=800r/min,進給量f=0.1mm/r,切削至φ5.36mm。

車削后零件外圓讓刀變形,外形呈腰鼓形(見圖2)。測量零件中間尺寸為φ5.8mm,兩端為φ5.5mm;外圓表面粗糙度值Ra>6.3μm。

微信圖片_20240530151650.png

圖2 零件變形

(2)精車削外圓方法二 改進精車削走刀路徑,通過檢查外圓變形量和位置,按直徑方向0.3mm(φ5.8mm-φ5.5mm)偏斜量,編程時從零件一端到中間位置走斜線來補償讓刀現象,零件加工后內孔穿透如圖3所示。

微信圖片_20240530151653.png

圖3 零件內孔穿透

4.2 問題分析

(1)原因分析 零件外圓形狀呈腰鼓形的主要原因是數控車床車削零件時,零件裝夾采用一夾一頂方式,零件懸伸較長,剛度差。車削時的切削力可以分解為軸向切削力、切向切削力和徑向切削力,軸向切削力、切向切削力使工件產生縱向微量變形,對工件影響不大;徑向切削力與零件軸線垂直,使零件產生彎曲變形,導致零件中間切削量最小,零件加工后呈腰鼓形。

零件內孔穿透主要是因零件內孔與外圓同軸度超差而引起的,深孔鉆加工內孔后,零件已經發(fā)生彎曲變形,深孔鉆削工序對外圓沒有直線度要求,深孔鉆削后內孔與外圓不同軸,兩頂車削外圓時切削余量不同,導致局部穿透。

(2)機理分析 零件裝夾采用一夾一頂方式,零件總長186mm,數控車床車削外圓時懸伸較長,零件車削過程中受徑向切削力和懸伸長度影響而產生彎曲變形。數控車床車削外圓的力學模型如圖4所示。

微信圖片_20240530151656.png

圖4 車削外圓力學模型

根據材料力學可知,車削外圓時,零件末端的變形量δ的計算公式為

δ=64FL3/(3πEd4) (1)

式中,δ是變形量(mm);F是刀具作用于工件的徑向切削力(N);L是懸伸長度,指工件裝夾點到刀具作用點之間的距離(mm);E是工件材料的彈性模量(N/mm2);d是工件毛坯直徑(mm)。由式(1)可以看出,在零件材料和工件直徑一定的情況下,對零件車削變形量δ影響最大的因素是懸伸長度L,徑向切削力F次之[4]。

05

加工工藝改進

5.1 設備優(yōu)化

數控縱切車床加工特點:主軸內彈簧夾頭夾持棒料作回轉及軸向進給運動,刀具作徑向運動。由于刀具的運動軌跡相對于工件的軸線是垂直的,也就是在車削加工中工件是旋轉和移動的,車刀不需要跟隨工件移動,且切削刀具一直保持在主軸與工件夾緊部位,使零件加工部位始終處于剛度較好的位置,懸伸長度L隨零件車刀移動變小時,變形量δ呈指數級減小,因此縱切車床更適合加工大長徑比零件。

縱切車床與常規(guī)車床有本質區(qū)別,常規(guī)車床在加工中是依靠刀具的移動來完成對多余毛坯料的車削,對于精密細長軸類零件,常規(guī)車床顯然無法滿足加工需要。該零件長徑比接近40,相比之下在數控縱切車床上加工更合適??v切設備加工零件時,必須留有送料部分附加長度(>200mm)。而常規(guī)車床加工該零件,工藝附加長度只需要15mm。

由于零件材料為TC6鈦合金,價格昂貴,零件在縱切車床加工預留大量工藝附加長度,工藝成本太高,而且現場零件深孔鉆削工序已經加工的在制品也無法處理,因此,為了解決零件備料長度不變情況下在縱切車床上加工時的裝夾問題,主要采取以下措施。

1)零件附加位置加工M5×0.5-6H內螺紋,旋合長度9mm。

2)設計送料桿(見圖5)替代工藝附加。送料桿材料選用45鋼,長240mm帶M5×0.5-6h外螺紋,送料桿外圓直徑應與零件縱切前外圓直徑相同,彈簧夾頭裝夾可靠。

微信圖片_20240530151659.png

a)尺寸

微信圖片_20240530151701.png

b)實物

圖5 送料桿

3)為了提高零件剛度,送料桿外圓直徑按零件外圓直徑名義值8.5mm(車床彈簧夾頭規(guī)格φ8.5mm),尺寸公差按每0.02mm分1組,共分5組。

5.2 調整切削參數

TC6鈦合金材料導熱性較差,切削時材料黏度較大,彈性模量較小,工件容易產生較大變形。鈦合金切削時,切削刃附近區(qū)域切削溫度高,鈦元素活性高,易與氧發(fā)生化學反應,加劇了刀尖磨損。通過對多個品牌刀片進行對比試驗,優(yōu)化數控縱切車床加工TC6鈦合金材料的刀具和切削參數,車削采用三菱刀片,型號為CCGT09T301M-FS MP9005;切削參數為轉速n=900r/min,進給量f=0.02mm/r。零件加工后可滿足表面粗糙度值Ra=1.6μm、外圓直線度0.3mm,不能滿足外圓直線度0.1mm,同時內孔對外圓同軸度φ0.2mm也難以保證。

5.3 優(yōu)化工藝方案

(1)變形校直 校直工藝是消除軸、棒及管類零件徑向彎曲的加工方法[5]。零件深孔鉆削加工后已經彎曲變形,需要增加校直工序。深孔鉆削加工后,外圓余量壁厚>2mm,鉗工采用壓點式校直,零件直線度≤0.15mm。

由于縱切后外圓直線度0.3mm,不能滿足圖樣同軸度要求,因此需要對精加工過的φ5.4mm外圓進行校直,此時零件壁厚只有0.4mm,直接壓在零件外圓表面校直容易引起零件表面變形。為此,設計如圖6所示校直夾具,采用壓點式校直,零件放置在雙V形結構的夾具上進行限位,壓力頭設計成青銅半圓環(huán)形。青銅材料較鈦合金軟,壓力頭改為圓環(huán)面,增大接觸面積,校直前首先檢查外圓直線度,并用紅筆標注出彎曲點,再進行校直,目視檢查零件外圓無壓痕,檢查零件外圓、內孔直徑尺寸和同軸度均滿足設計圖樣要求。

微信圖片_20240530151704.png

圖6 校直夾具

(2)精車削外圓及切除工藝附加 對大端φ8微信圖片_20240530151707.pngmm外圓進行精加工,切除工藝附加并完成R0.2mm拋光加工及大端面保留尖邊。先使用加工中心刀柄進行裝夾,利用彈簧夾頭弧形面對零件靠近大端外圓處進行夾緊,增大接觸面積可減小夾緊變形,然后將刀柄夾在數控車床自定心卡盤上(見圖7),利用數控車床精車削大端φ8微信圖片_20240530151707.pngmm外圓,并切除工藝附加以保證零件總長,拋光零件左端面R0.2mm,保留尖邊。

微信圖片_20240530151712.png

圖7 精車削外圓裝夾方式

5.4 改進后的工藝流程及加工效果

零件備料和數控車削粗加工工序內容不變,深孔鉆削工序分粗、精加工,孔徑按φ(4.6±0.05)mm控制,然后校直零件,保證直線度0.15mm,增加數控車削工序——車削外圓至φ8.5mm,同時在零件工藝附加長度范圍內加工工藝內螺紋,安裝送料桿。采用數控縱切車床精加工φ5.4mm外圓,縱切后校直零件直線度0.1mm,最后采用數控車床切除工藝附加。清洗零件進行無損檢驗后交庫。

改進后的工藝流程:備料→數控車削→深孔鉆削→校直→數控車削→縱切加工→校直→數控車削→超聲波清洗→熒光探傷→檢驗→防銹封存。按改進后的工藝方案加工2個批次共60件零件,合格59件。零件已進行裝配驗證,滿足產品性能需求。

06

結束語

本文針對大長徑比鈦合金薄壁零件的加工難點,通過設備優(yōu)化、工藝改進、切削參數調整和變形校直等改進措施,摸索出一套合理的工藝流程。加工的關鍵在于改善零件剛度和解決零件變形問題。對于無法使用中心架裝夾的零件,可選用數控縱切設備加工,改善零件傳統(tǒng)加工過程中切削力引起的變形問題。鈦合金零件由于材料成本高,為減小數控縱切加工工藝附加長度,可設計專用送料工裝;鈦合金材料切削刀具及切削參數與相同材料剛度好的零件可通用,工藝參數需要隨設備、零件具體結構進行適當調整;校直工藝對于大長徑比薄壁變形有改善作用,校直時工裝采用內環(huán)面壓力頭增大接觸面積,解決了零件尺寸局部超差或者外觀損傷問題。


轉載請標注來源158機床網